到武汉大学校门,你一眼就可见到校门东侧一座4500平方米的武汉大学软件基地楼,据说,这座基地楼是几位计算机软件专家、学者为开发软件自筹资金千余万元创建的;再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你简直不敢相信,昔日还是1000亩荒山、秃岭、垃圾场的铁鸡山,今日已变成我国目前最大的多媒体软件产业基地。据说,这还是那批计算机软件专家、学者、教授为扩大软件开发规模在华软(SINOSOFT)股东们的全力支持下创建的。在这批学者中,有一位历经“磨难”的传奇人物,他就是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教育部多媒体软件开发研究实验室主任、华软(SINOSOFT)董事长兼总裁的博士生导师李卫华教授。
李卫华,一个有着传奇经历的中年知识分子,贫苦农民出身,5岁丧父,16岁当兵,受过政府的救济,也去过美国留学,他信奉“科学虽无国界,但科学家确有自己的祖国”。凭着一颗年轻执著的事业心,李卫华孜孜以求,不断取得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成果,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研制、开发成功一批国内外急需的多媒体智能软件,创造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很大的经济效益。当他们研究开发的多媒体智能软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好评时,人们开始注意到他们创业时那恶劣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难怪人们称他是科学研究领域的“拼命三郎”。
李卫华说,历史注定了我们这一代人要与时代和命运抗争,要同困难和挫折搏斗,不管做什么,要成就一番事业,都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这代人选择这样一条艰苦的成功事业之途,又都完全出于自愿,因为我们深知我们这代人肩上的担子太重。
我国五千余家软件公司15万软件人员,凭借我国传统文化特点和信息资源优势,在汉化软件和单一门类软件的国内外市场苦苦支撑。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计算机应用已普及深入到各个领域,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支柱产业,而这个支柱产业的核心和灵魂是软件。
李卫华选择了一条布满荆棘的路。一路上,他与陈世鸿、吴产乐、张德向等一批同事共同完成了18项国家建设急需的多媒体智能软件项目,5年获得科研经费1206.8万元;围绕着多媒体智能软件主题开展了系统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科技成果工程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几年来,他在《中国科学》、《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五十余篇学术论文,在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单位出版了10本多媒体智能软件书籍,他还获得了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在内的30项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李卫华不敢停留。他和同事们克服种种困难,自筹经费千余万元建成了一座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的武汉大学软件基地楼,为攻克多媒体智能软件的难关建起了一座“大本营”。课题组也从几个人发展到一个168人的科研团队,一个能从事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国家队。
1998年6月18日,国家教育部组织22位国内著名计算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鉴定了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多媒体智能应用软件”,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技术成果属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中文化多媒体教育软件开发工具及系列化光盘教学软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一批国内外著名的计算机科学家对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抢占多媒体智能软件制高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专家们认为,李卫华及其领导下的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我国软件产业闯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他们从事的多媒体智能应用软件对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从进入武汉大学学习计算机软件,到1998年6月18日通过国家“863”高技术项目“多媒体智能应用软件”的鉴定;从16平方米的半地下室到4500平方米的软件基地大楼,再到占地1000亩土地的华软(SINOSOFT)软件园,李卫华在计算机软件这个高科技前沿阵地上,风雨兼程地奋斗了整整26年。面对激烈竞争的软件产业,想到民族的兴旺,祖国的强大,已过不惑之年的李卫华想得更多、看得更远……
全国人大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李绪鄂、国家科技部副部长邓楠、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徐冠华院士、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韦钰院士、湖北省委书记贾志杰、武汉市市长王守海先后视察了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领导们表示,我国软件产业十分幼稚,李卫华带领着同事们白手起家发展至今很不容易,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典型的知识经济的代表,要动员各方之力办好这个基地,带动起信息产业,迎接21世纪的挑战。
李卫华表示,要把国家多媒体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华软(SINOSOFT)软件园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多媒体软件研究、开发、生产、出口基地。